- 手機:
- 13926082613
- 電話:
- 020-39280356
- 郵箱:
- sunhayl@foxmail.com
- 地址:
- 廣州白云區華邦物流園C區5-412
廣州商圈之變
值得注意的是,在天河商圈、環市東商圈、北京路商圈、上下九商圈等眾多廣州商圈中,天河商圈和珠江新城商圈只有一站地鐵之隔,二者難免會在客源上打起“擂臺”。前期開張的萬菱匯,就因和周邊多個大型成熟商業同質化嚴重,導致人氣不盡如人意。珠江新城商圈作為后來者,將如何對天河商圈展開“攻擂”架勢?
正佳集團副總裁李穗生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靠天河區的消費需求,珠江新城商圈難以維持;珠江新城的優勢在于靠近亞運會開幕式場地、擁有廣州最大的市民廣場花城廣場,這會為其帶來旅游購物需求,但這種需求能帶來多大商機,尚難定論。“珠江新城商圈形成氛圍,至少需要3年時間。”
“二者是一種互補、競爭的關系。”江國源認為,珠江新城、體育中心同屬于北至中信廣場、南至珠江邊這樣一個大的商圈。憑著人流和交通優勢,體育中心的天河商圈在大眾消費、年輕消費方面優勢明顯。而珠江新城商圈的定位是精英消費,其客源主要是東西兩翼寫字樓的商務人士、從世界各地來廣州旅游的觀光人士。“不可否認,珠江新城商圈和天河商圈在客戶群上會有交叉,會有競爭。”
在珠江新城商圈內的競爭也是火藥味十足。以“西塔”為中心:往北,在一街之隔的高德置地廣百百貨將在今年12月底亮相,同期,蘇寧電器、吉之島也有望一起面世;而往南有15萬平方米的珠江新城中央地下商業廣場;再往東,4萬平方米的興盛路步行街也近在眼前;此外,東塔也有6萬-8萬平方米商業項目在規劃當中,加上廣粵天地,珠江新城的商圈面積約在50萬平方米以上。
黃華軍認為,將入駐珠江新城的眾多商場,自然會錯位競爭。廣百百貨CEO黃永志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高德置地內的廣百店有1萬平方米,不會有電器、食品等內容,“將于12月底以GBF業態亮相。”
與對手搶客源是自然,從對手那“借勢”則是聰明之舉。業界一直認為,18%的餐飲、30%的娛樂、52%的零售,為購物中心的黃金比例。但廣州友誼國金店的7個樓層中,除了5樓為餐飲之外,其余均為零售。對此,江國源表示這是考慮到了珠江新城商圈的整體布局,娛樂等配套,周邊的商場會涉及,廣州友誼國金店更專注于經營高端服裝、手表、護膚品。
珠江新城商圈或許就此崛起,但其他商圈必然不甘寂寞。黃文杰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廣州城內多個商圈均在擴容當中。以環市東商圈為例,大鵬國際廣場明年底將有2萬平方米商業入市,離廣州友誼環市東店不遠的63城、保利中環廣場分別有3萬、8萬平方米商業項目,屆時環市東商圈將達到20萬平方米以上。北京路商圈在名城廣場等新商業項目入駐之后,也有望達到60萬平方米。
黃文杰表示:“西堤路是廣州第一個商圈,80年代后到90年代前,北京路商圈迅速崛起,90年代末到目前,天河商圈一直是人氣最旺的。進入2010年,廣州商圈呈井噴之勢,各商圈紛紛擴張,誰會是市場下一個亮點,將等待市場的檢驗。”
2010年11月18日—廣州亞運會的第6天,位于西塔的廣州友誼國金店開業。業內人士紛紛猜想:1996年天河城的開業,引擎整個天河商圈,此次廣州友誼國金店的入市,珠江新城商圈會否就此崛起?
廣州商業競爭正從地上轉向地下,一場轟轟烈烈的“地道戰”也正在掀起。
日前,第一商業網發布《廣州地下商業報告》顯示,廣州現有和規劃的地下商業超過百萬平方米,僅是“潛伏”在廣州新中軸地下的規劃和在建的“隱形商圈”規模接近90萬平方米,這包括在今年十一黃金周搶閘開業、號稱全球最大地下商場花城匯商業一區。在地上商鋪租金節節攀升等因素的“倒逼”下,廣州商業轉戰地下似乎成了一種必然。
據不完全統計,廣州16個主要地下商場面積總和已達到111萬平方米,其中,有流行前線、康王商業城、動漫星城、東方寶泰、地一大道、天河又一城、江南新地、花城匯、時尚天河,以及規劃中的宏城廣場地下空間、中信北地下商場、廣州塔地下商業廣場等。這其中又可以分為三種形式。第一種是“防空洞”改造而來的地下商業街,比如流行前線、江南新天地,其特點是沒有產權,物業開發者一般要與政府簽訂長期的經營合約;第二種是純地下商場,比如東方寶泰、時尚天河,其特點往往采取“建設-經營-轉讓”的BOT模式;第三種是正佳廣場、中華廣場的傳統購物中心地下層部分,特點是與購物中心的地面物業互補、協調發展。
然而,這輪地下商業量激增,市場能否接受?是“曇花一現”還是百花爭鳴?廣州會迎來怎樣的地下商業格局?地上、地下商業能否互補雙贏?
廣州一時間爆增地下商業供應量,市場競爭加劇,導致項目招商難、生存難。而連日來記者走訪了廣州不少的地下商業項目,發現經營狀況慘淡的為數不少,這也引發了筆者對地下商場前景的擔憂。
一些專家已明確指出,城市發展到后期,地上空間不足,才會考慮發展地下空間。但目前廣州還沒到那個階段。其實,廣州現在發展不均衡,中心城市擁擠,周邊則發展不足。而大眾的消費習慣,并沒有往地下消費的習慣。另外,地下商城比地上的造價要高出一倍,比如24小時通風、抽濕、照明,開發和維護成本都很大。而且,很多中高檔品牌都不會輕易選擇進駐地下商場經營;另一方面,出于消防安全考慮,廣州規定負三層以下是不能經營飲食娛樂項目的,凡此種種都導致了地下商場招商難。
地下商業模式要獲得成功,筆者認為必須要具備幾個條件,首先是定位,能與同商圈中MALL商業體的有效補充;其次是便捷,要與地鐵相連,可以帶來大量的消費人流;第三是主題特色,在完成規模的前提下,業態要細分,地下商城與其他商業體要形成區分,而不是形成惡性競爭。所有的這些缺一不可。
據了解,接下來很多商業項目都會入駐珠江新城:12月底,與廣州友誼國金店
廣州楚睿商業咨詢董事長黃文杰向時代周報記者指出,預計珠江新城商圈將達到50萬平方米以上,難免會和容量達120萬平方米的天河商圈形成客源的競爭。
50后廣州友誼發力
廣州友誼國金店位于珠江新城CBD“西塔”—廣州國際金融中心裙樓內,租金可謂“價格不菲”。據了解,國金店經營面積近5萬平方米,第一部分項目租期6年,租金為7883萬元/年,第二部分項目租期7年,租金為7655萬元/年。其中第一部分項目租金為每月每平方米262.77元左右,該數字創下當時廣州商場租金最高紀錄。第一商業網CEO黃華軍向時代周報記者指出,擁有因亞運會而名聲大振的花城廣場,加上世界級寫字樓林立于此,“西塔”商業潛力巨大,是百貨商家必爭之地,當時有很多家百貨公司想租這塊場地,最終“花落友誼”。
黃文杰也表示,在太陽城廣場等商圈企圖蠶食環市東商圈高端百貨份額之時,國金店的開店,鞏固了廣州友誼在高端百貨業的地位。
據了解,在歷史上屬于“特供”商店的廣州友誼一直走高端百貨路線,與天虹商場、廣百百貨、歲寶百貨這些誕生于八九十年代的百貨相比,創始于1959年的廣州友誼可謂“50后”。這位“50后”的風雨歷程,多少印證了廣州商圈發展的一些軌跡。
廣州友誼總店位于素有“廣州最貴商圈”之稱的環市東商圈。據了解,環市東商圈核心的8萬平方米中,廣州友誼就占了5萬-6萬平方米,業內人士更是笑稱環市東商圈就是廣州友誼環市東店。多年來,廣州友誼一直坐守環市東大本營,鮮有擴張之舉。自天河城開業炒熱了天河商圈板塊之后,廣州友誼直到2005年才開了正佳店,真可謂姍姍來遲。1959-2009年50年的時間,廣州友誼僅有環市東店、時代店、正佳店、南寧店4家商場。
就是如此謹慎的廣州友誼,在度過50周歲后,近期頻繁亮劍:先是擴容環市東店1/3,再是打造環市東男士館,接著又入駐“西塔”廣州國際金融中心。“正是看到消費升級帶來的巨大商機,最近才頻頻出手。”廣州友誼副總經理江國源如是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廣州友誼成功搶灘“西塔”,其擴張的步伐還不限于此。據江國源透露,佛山店會在明年底開業,洽談當中的長隆店估計兩年內會開業。但時代周報記者發現,廣州友誼7家店面,真正稱得上異地開店的僅有南寧店一家。相比而言,廣百百貨不僅搶灘同省的深圳、惠州市場,更是遠走他鄉,將店面開到武漢。
對此,江國源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經銷商都是區域代理制,同城的商場只需和同一經銷商談判即可,而異地開店則需增加很多談判成本。“此外,異地開店更是有很多看不見的壁壘,風險很大。”
珠江新城商圈:真正成熟尚需5~6年培育期
目前,珠江新城商圈有“西塔”、高德置地四季MALL、興盛路步行街、太陽新天地、廣粵天地,再加上2012年一、二、三區全面開業的花城匯,和2016年建成的東塔,珠江新城商圈面積約在50萬平方米以上。在第一區開業典禮上,盛智文信誓旦旦地表示,“未來3年,珠江新城CBD將有超過40棟寫字樓建成,花城匯吸引的將是高端商務人群和高端住宅人群。”
應該說,珠江新城的優勢不可復制,這里除了有高端商務酒店、寫字樓外,還有廣州“城市會客廳”花城廣場、廣州塔、廣州歌劇院、廣東省博物館等地標建筑。據悉,花城匯總建筑面積達15萬平方米,一區已引進IMAX影院美國UA影線、8090概念店、UUPARK以及華潤萬家旗下第一家全新概念店METRO;而二區將主打大眾化的時尚服飾、化妝品及餐飲,三區將匯聚中高端的國際知名品牌,將在明年初開業。
不過,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整個珠江新城的商業規劃不足之處很明顯,商業配套功能區結構不完整,布局與人口分布不相適應,新項目目前進駐的風險很大。對此,第一商業網總裁黃華軍表示,珠江新城未來將向兩個極發展,一個極是以花城匯長條形地下商場為紐帶,結合APM線,吸引的是年輕時尚的消費群;一極是以高德置地、西塔吸引高端商務人群。因此珠江新城不可能做成全高端商場,而應照顧到不同受眾的消費者。
黃華軍指出,相比于天河商圈扎堆擴容帶來停車難等交通壓力,珠江新城有交通網絡發達優勢。但目前商圈開業的項目有限,商業氛圍不濃,仍需一定時間培育,“我認為,珠江新城要到2016年東塔建成后才算定型,因此,整個商圈真正成熟還需要5~6年時間。”
白云新城商圈:剛剛起步未來立足城市副中心
在給人的印象中,白云區商業多以商貿批發市場為主,流動人口居多,缺少高端消費主體。而白云萬達廣場進駐,為白云新城商圈發展奠定了基石。
提起近兩年白云新城商圈的變化,家住白云高爾夫花園的劉小姐感慨地說:“以前這里附近就只有一個百信廣場,當時還沒升級,大品牌很少,所以每次逛街購物我都拉著老公往天河跑。但去年萬達廣場開業了,再加國慶前開業的五號停機坪,在白云新城吃喝玩樂都齊了,感覺也比以前方便多了。”
據了解,去年底萬達廣場開業,沃爾瑪、萬千百貨和萬達國際影城等進駐,在國慶前五號停機坪廣場全面試業,嘉禾影城、星期8小鎮、廣州酒家“天極品”、蘇寧精品店、天空之城動漫電玩、FTV時尚集成店、盛道運動品牌集成店七大主力商家率先亮相。“天河城百貨、吉之島和堂會KTV預計最快要10月中旬才能開業。”五號停機坪相關負責人表示。此外,上海綠地集團開發的廣州白云綠地中心中秋前開放了營銷中心,商業裙樓和大型時尚購物中心開始推售和招商。業內人士透露,白云新城已吸引了萬達、綠地、新世界等大集團扎堆進駐,未來兩三年內,白云新城將至少出現7~8家大型商業項目。
黃文杰指出,近兩年來,在龍頭商業項目的拉動下,白云新城商圈迅猛發展,但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即具備商圈發展的基礎條件。但商圈商業網點和大型網點數量較少,業種業態不完善,功能相對單一。他建議,白云新城商圈要立足城市副中心的定位,結合圈內消費需求做好總體定位,還可吸引花都、從化的等北部消費群體。
舊場紛紛調整予以“反擊”
隨著眾多新場開業,廣州原有的中高端商業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一些舊場紛紛希望借品牌調整和增值服務來提升競爭力。
國慶前,廣州友誼完成了對男士館和綜合館的“雙子百貨”進行優化調整,南館初步形成了“男士服飾+高端電器+高端餐飲”的新業態組合格局。無獨有偶,正佳廣場副總裁李穗生也表示,今年正佳增加餐飲比例將超過18%,突破國際購物中心餐飲占15%的黃金比例,將打造“美食之都”概念,“快時尚和餐飲將是我們的調整主線。”
而仍存在培育期中的萬菱匯、中華百貨、美東百貨等,則紛紛通過軟性服務差異化進行突圍,代客泊車、出租車站、電梯小姐、迎賓服務……這些本都是高檔酒店的服務,都如數被引入商場。
廣東商學院流通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先慶指出,隨著珠江新城、白云新城、番禺商圈等多個市級商業中心崛起,競爭已從品牌組合、多元業態、功能強化提升等層面直接火拼,對于區域商業中心而言,突圍壓力將更大。因此,區域商業中心唯有向個性化、特色化中心商業區轉型,才能取得比較競爭優勢,擴張輻射半徑。據了解,今年新開業的商業項目中,位于區域商業中心的超過半數,其在未來運營中尋求差異化的渴望更加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