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機:
- 13926082613
- 電話:
- 020-39280356
- 郵箱:
- sunhayl@foxmail.com
- 地址:
- 廣州白云區華邦物流園C區5-412
物流成本問題 不能沒有回應
(長江日報)由菜賤傷農引發的對商品流通領域的調查,已經持續了相當一段時間,社會的關注和討論仍然保持了相當的熱度。就目前的調查和討論來看,物流成本已經成為輿論關注的主要對象,高昂的物流成本導致市場畸形,成為主要結論。
物流成本過高是一個描述性的結論,其本身是一個復合型的問題,由多方因素累積而成。這些因素包括貨車進城難,公路收費過高,罰款過濫,物流領域重復征稅,進場費、管理費繁重等等,而這一系列因素又直指當下的體制性、制度性問題,包括地方政府的收費和罰款財政,物流稅改革推進艱難,物流市場區域分割等等問題。
這說明,物流成本過高,既是一種市場亂象,也是一種管理亂象和權力亂象。這種“亂”體現在物流行業成為一個充分競爭的行業的同時,又成為一個市場效率低下的行業。這種隱藏在市場成本背后的體制性和制度性成本,橫亙在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既推高了物價,也扭曲了市場。
嚴格來講,物流領域中所暴露出的這些問題,單個來看都算不得新鮮的問題,今天媒體調查出的這些亂象,很大程度上是把這一系列問題重新放置在整個市場體系中來集中看待,因此它指向的就不僅僅是單個的人和事,而是整個市場流通領域能否擺脫不合理的管制和干預,回歸到正常的軌道上的問題。
從媒體來講,這種調查應當持續深入,以窮盡其中的每一個不合理環節和制度。整個社會關心的,則是這種問題的集中性曝光能否使居高不下的物流成本合理化,引發相對應的治理和改革。目前的狀況是,物流領域中存在的各方面問題,有媒體和相關機構的調查,有學者的發言,有消費者和企業的呼吁,但并未見到相關部門的解釋和回應。
貨車進城難,公里收費和罰款過重過濫,稅負繁重,市場分割的問題,既有“條”的問題,也有“塊”的問題,很難由個人和具體部門擔責,其中的利益牽涉和治理難度也都不可謂不復雜、不艱巨。但針對媒體的調查,社會的關注和熱議,政府如何看待,對結論是否認同,是否關注,準不準備解決,從哪些方面解決,解決的目標和時間表是什么,都需要明確回應社會的疑問和期待。
物流成本是一個經濟學名詞,但它起源于民眾對物價的感受,起源于企業對于成本的感受,問題能不能解決,解決的效果如何,民眾同樣也在感受。問題一方面被深度曝光,被高度呼吁,一方面又被置之不理,避而不談,不是個好現象。
因此,物流成本的問題,是觀察一個市場運轉是否健康高效的窗口,是觀察一個社會是否建立了迅速而良性的糾錯機制的窗口,也是一個考驗政府直面問題的態度,以及改革誠意和勇氣的問題。
電動車限行引物流業連鎖反應 民營快遞成本將翻倍
北京商報(記者 何衡柯)四部委一紙限制電動車的通知,在產銷環節激起了千層波瀾,其中包括以電動車為主要運輸工具的快遞企業。多家民營快遞企業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速度和載重方面嚴限電動自行車,將使快遞企業的配送成本翻倍。
公安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日前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強電動車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要求各省嚴格按照1999年頒布的《電動自行車通用技術條件》(GB17761)標準(以下簡稱“標準”)進行整改。該標準明確規定電動自行車的最高時速不大于20公里/小時,整車質量不大于40公斤。不達到該標準的電動車,不能算做非機動車。而《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確規定,電動自行車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時,最高時速不得超過15公里。
資料顯示,截至去年,國內已擁有1.2億輛電動自行車,成為除自行車之外數量最大的民生交通工具。但是僅2009年一年,電動車引發的交通事故致使3600多人死亡,比2004年增加了6倍。四部委認為,電動自行車不按規定生產、銷售,大量“超標”電動自行車上路行駛,是道路交通安全隱患突出的主要原因之一。 據了解,深圳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已經宣布,將在2011年6月6日-12月5日期間,在全市大部分城區禁止電動自行車通行。
某快遞公司深圳地區負責人告訴記者,限令一旦實行,將對快件的時效產生嚴重影響,甚至迫使一些快遞員轉行。有當地業務員稱,若限令執行度較強,將考慮轉行。他表示:“沒辦法,不用電動車效率太低。”
在通知下發的第二天,京東商城董事局主席兼CEO劉強東通過微博表示,對電動自行車的限制使得其公司運營成本猛增40%。而以電動自行車為主要派送工具的快遞企業,更是大呼“活不下去了”!天天快遞北京公司總經理陳民德表示,目前該公司的兩輪電動車占到一線派送工具的五成以上,而且時速和整車重量幾乎都超過了GB17761標準。更有其他民營快遞公司高層表示,兩輪電動車所占比例達到了6-7成,而由于其方便快捷、成本低廉,使得眾多民營快遞企業非常依賴這種運輸工具。
面對四部委聯合下發的通知,民營快遞企業表示難以應付。國內某知名快遞企業高層表示,如果“超標”電動車不能上路,那么企業只有兩個選擇:一是縮小配送范圍,增加站點;二是變換交通工具,購置小型機動車輛。增加快遞企業的站點,使得快遞企業成本上升,而變化交通工具的操作性不強。在北京市,機動車上牌需要搖號,而在其他國內一線城市,機動車上牌也相對困難。如果要全面改造,企業運營成本幾乎要比現在多出一倍。
業內人士分析,國家對于電動自行車的整改,是出于對市民人身安全的考慮,但是卻可能對快遞行業造成很大影響。在他看來,這些嚴格的標準需要進一步優化。不過,對于快遞企業來說,該通知的規定雖然比較嚴格,但科學的規范有利于行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