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物流新聞
聯系我們 CONTACT US
- 手機:
- 13926082613
- 電話:
- 020-39280356
- 郵箱:
- sunhayl@foxmail.com
- 地址:
- 廣州白云區華邦物流園C區5-412
面對日新月異的交通技術,廣州在交通規劃上應如何應對
發布時間:2024-04-22 21:15:57 點擊量:
記者:大力發展樞紐經濟是廣州“制造業立市”的重要抓手,廣州應如何做好資源要素支撐?
鄧毛穎:在繼續強化海陸空樞紐能級的同時,盤活樞紐周邊用地,引導相關聯的產業向樞紐周邊集聚,將交通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引導航空關聯產業、臨空指向性強的高端制造業等向機場周邊集聚,提質增效臨空經濟區;推動南沙港與臨港工業園、自貿試驗區等聯動,引導航運服務、現代物流等集聚。推進鐵路站及周邊綜合開發建設,發展商貿、會展、電子商務等站城一體融合的臨站經濟。探索低空空域管理,完善低空飛行配套基礎設施體系,為低空相關產業園區做好土地要素保障,支撐低空經濟發展。圍繞地鐵站點,通過多元業態開發、特色空間營造等,逐步消除客流低效站點。
記者:面對日新月異的交通技術,廣州在交通規劃上應如何應對?
鄧毛穎:首先要加快推動交通數字化轉型,推廣和應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提升交通規劃決策能力。其次是要用好新技術,積極發展自動駕駛,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和系統通行能力;構建“地鐵+智慧”地下物流系統,推進地下交通與郵政快遞業資源共享,盤活城市地下空間資源;“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推動應急運輸道路的規劃和建設,建立更具韌性的交通系統。積極融合交通與國土空間各項數據資源,實現對交通空間的全流程管控,在空間保障上具備一定的彈性,以適應未來可能出現的新交通方式及相應的基礎設施建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