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機:
- 13926082613
- 電話:
- 020-39280356
- 郵箱:
- sunhayl@foxmail.com
- 地址:
- 廣州白云區華邦物流園C區5-412
在全球貿易格局風云變幻的當下,廣州物流運輸領域在 2025 年一季度展現出蓬勃活力與強勁增長態勢。其中,港口外貿貨物吞吐量一馬當先,成為拉動整體物流發展的核心動力。
廣州港憑借其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廣正以“雙循環”樞紐能級躍升,重塑全球貿易版圖。從“中國第一內貿港”到“全球供應鏈核心節點”,其結構性突破折射出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戰略定力。近年來,其大力開拓東南亞、非洲、歐美航線,如今已深度融入 “一帶一路” 建設,成為與沿線共建國家聯系最為緊密的港口之一。今年一季度,這份深耕細作迎來了豐收。全市港口貨物吞吐量達到 1.62 億噸,集裝箱吞吐量為 652.13 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 3.2% 和 7.0%。而外貿貨物吞吐量更是表現亮眼,達到 4648.02 萬噸,增速高達 16.9%,外貿箱量完成 331.32 萬標箱,同比增長 22.5%,首次超越內貿箱量,成為港口增長的絕對主引擎。這一成績的取得,背后有著諸多關鍵因素。一方面,南沙自貿區 “啟運港退稅” 政策持續釋放紅利,像一塊強大的磁石,吸引了珠三角地區 60% 的出口企業優先選擇廣州港清關,大大提升了港口在外貿物流領域的競爭力。另一方面,國內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也為廣州港帶來新機遇,以比亞迪、廣汽埃安為代表的新能源車企在東南亞市場出口量迅猛增長,帶動廣州港汽車滾裝船吞吐量飆升 58%。同時,南沙四期全自動化碼頭投入使用,碼頭單船作業效率提升 30%,有效降低了外貿企業的滯港成本,增強了港口在全球物流市場的吸引力。
在港口外貿強勢增長的同時,廣州的貨運物流效能也在穩步提升。多年來,廣州積極投身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優化提升工作,目標明確,要打造一個能快速直連大灣區、便捷輻射全國、高效鏈接全球的物流體系,并且成效顯著。今年一季度,全市完成貨運量 2.12 億噸,貨運周轉量 5525.02 億噸公里,同比分別增長 1.2%、6.9%。分運輸方式來看,公路、航空貨運量分別增長 3.6%、2.0%;水路和鐵路貨運周轉量同比分別增長 7.2%、6.1%。3 月當月,水路貨運量、貨運周轉量同比分別增長 6.4%、9.8%,延續了去年四季度以來的良好擴張態勢。以廣州東部公鐵聯運樞紐為例,其通過 “公鐵海空” 多式聯運,將空港樞紐、海港樞紐、陸港樞紐緊密聯動起來,構建起覆蓋粵港澳、鏈接全球的 “半日達” 運輸圈。增城西站作為其中關鍵節點,內嵌于東部樞紐,無縫對接廣石鐵路,東西貫通京九鐵路、京廣鐵路兩大交通動脈,讓鐵路路網聯通全國乃至歐亞。2024 年,該樞紐開行國際班列 466 列次,通達 16 個國家 33 座城市,班線遍布歐洲、俄羅斯、中亞、東南亞,已然成為廣東最大的國際班列平臺。
值得一提的是,快遞業務在一季度也迎來爆發式增長。春節過后,廣州地區生產迅速復蘇,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效果顯著,極大地刺激了生產原材料、零部件及成品、消費品的市場需求。與此同時,平臺經濟加速增長,線上消費持續升溫,多重利好因素疊加,全市快遞業務量呈現井噴式增長。一季度完成快遞業務量 35.27 億件,同比增長 16.2%。例如,京東、蘇寧等電商巨頭聯合廣州家電企業推出 “送新取舊” 一體化服務,舊家電回收量同比大幅增長 210%,不僅為消費者提供便利,也為快遞業務開拓了新的增長點。樸樸超市、美團買菜等生鮮電商平臺新建 5 個前置倉,讓生鮮配送時效邁入 “半日達” 時代,進一步推動快遞業務的繁榮發展。
此外,廣州在物流領域的創新探索從未停歇。4 月 29 日,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在廣州市黃埔區正式啟動。裝載保稅貨物的無人機在黃埔海關低空物流管控平臺監控下,能快速完成進出綜保區的全流程智能監管,相比傳統貨車運輸,預計可為企業節省 50% 的物流時間,壓縮 10% 的運輸成本。這一創新模式,充分利用了珠三角地區加工貿易產業規模大、貨物種類多的優勢,為保稅貨物流轉開辟了新路徑。
廣州產業聯動與新消費場景驅動物流升級?
?1. 制造端供應鏈響應提速?
?汽車產業鏈?:廣汽本田等車企與港口共建“零部件集拼中心”,實現東南亞供應商72小時JIT(準時制)配送
?裝備制造業?:三一重工通過南沙港“組合港”模式,大型機械出口通關時間壓縮至6小時
?2. 消費物流創新爆發?
?以舊換新物流?:京東、蘇寧聯合廣州家電企業開通“送新取舊”一體化服務,回收舊家電同比增長210%
?即時零售擴張?:樸樸超市、美團買菜新建5個前置倉,生鮮配送時效進入“半日達”時代
?2025年廣州物流重點動作?:
?數字基建?:推廣“灣區一港通”平臺,實現大灣區9市進出口貨物“一次申報、全域通行”
?綠色物流?:試點氫能重卡港口內短駁,規劃建設20座船舶LNG加注站
?制度創新?:爭取跨境電商退貨中心倉政策,破解“海淘退貨難”痛點
?專家預判?:全年外貿貨物吞吐量有望突破2億噸,跨境電商物流規模將保持25%以上增速,鞏固廣州“雙循環”樞紐地位。
展望未來,隨著廣州在港口航線布局、貨運樞紐建設、政策創新等方面持續發力,其物流運輸行業有望保持良好發展態勢,進一步鞏固在國內國際物流市場中的重要地位,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