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機:
- 13926082613
- 電話:
- 020-39280356
- 郵箱:
- sunhayl@foxmail.com
- 地址:
- 廣州白云區華邦物流園C區5-412
姍姍來遲的成品油價下調的意義有多大?
堅挺16個月油價可算降了。
國家發改委10月8日宣布,自10月9日起下調成品油零售價格,汽柴油每噸均下調300元。其中,汽油下調0.22元/升左右;柴油下調0.26元/升左右。自此,新成品油定價機制實施以來歷時最長的一次調價落定。
國家發改委此前最近一次下調油價是在2010年6月1日,此次調價為發改委16個月以來首次下調成品油價格,可謂“姍姍來遲”,而對于此次成品油價格下調的意義,以及對全行業的影響,業內人士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究竟成品油價格的下調對降低通脹方面有什么影響?形式是否大于意義呢?
息旺能源分析師儲節旺:
成品油價下調的意義—此時調整成品油價格時機很好
此次每噸下調300元與國際油價變化幅度基本一致,這次下調應該說是比較到位的,也在我們預期的幅度之內。以連續移動22個工作日均價計算,布倫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截至10月8日較4月6日下跌達4.09%,超過4%調價邊界條件。
4月份之后,有三次油價出現下滑,但因“4%”和“22個工作日”的限制,調價窗口均在接近打開時重新關閉,進而引發了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跟漲不跟跌”的質疑。對此,國家發改委在今年8月8日承諾,如果達到邊界條件,將及時下調國內成品油價。
9月份、10月份是傳統的成品油消費旺季,休漁8月份結束,秋收也已經開始。在工業方面,這兩個月企業都將趕年底前的訂單,因此也是旺季。因此現在調整成品油價應該說時機非常不錯。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司長曹長慶:
成品油價下調的意義—對降低通脹的直接影響有限
此次下調國內成品油價格,有利于降低社會運行成本、緩解價格總水平上漲壓力。不過分析人士稱,此舉對降低通脹的影響更多地體現為傳遞效應,直接影響有限。
曹長慶稱,國際市場油價從前期每桶120美元的高點回落至目前水平,下降幅度確實早就超過了4%,但從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看,有一個逐步回落的過程,近日才達到4%的調價邊界條件,國家發改委才因此決定適當降低國內成品油價格。
東方網撰稿人楊羽:
成品油價下調的意義—成品油價格機制改革也應該箭在弦上
近期,全球經濟極有可能進入“二次探底”,高油價對中國經濟也會造成不良影響。由于第三季度通貨膨脹問題仍然存在,這次下調成品油價格對于抑制通脹將起到積極的作用。同時,從以往的經驗來看,成品油價格上漲會出現生產者惜售、流通領域囤積、消費者多購或搶購的市場行為。如果下跌,則會相應出現生產者多售、流通領域減少購進量并積極拋售、消費者減少購買的市場行為,會縮小對成品油的市場需求。
從這個角度來說,16個月來首次下調成品油價,其積極意義是非常巨大的。從目前成品油價格的調整機制來看,還不能完全反映市場的需求。
隨著16個月來首次下調成品油價格,成品油價格機制改革也應該箭在弦上,包括:縮短調價周期、加快調價頻率、改進成品油調價操作方式、以及調整掛靠油種等方面。只有將價格機制理順了,才能發揮出其對于經濟的積極作用。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
成品油價下調的意義— 要抓住時機改革調價機制
受歐債影響國際油價低迷正是成品油調價機制改革的好時機,最忌諱在油價上漲區間進行改革,會更加刺激油價攀升。
種種跡象說明,國際油價穩定的時代可能不復返了,今后我們面臨的更可能是油價經常性的大幅度波動,成品油價格機制改革的天數縮短和幅度縮小,就是為了使成品油價格機制對短期油價波動更敏感,更加適應國際接軌的基本原則。
申銀萬國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
成品油價下調的意義—對CPI的影響不大利于控制通脹
油價下調對于通脹的直接影響是很小的,如果成品油價格下調10%,反映到CPI數據中只會相應的下降0.1%,因此下調成品油價格對于CPI的影響并不大。但這對于控制通脹,確實是個有利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