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機:
- 13926082613
- 電話:
- 020-39280356
- 郵箱:
- sunhayl@foxmail.com
- 地址:
- 廣州白云區華邦物流園C區5-412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承接大珠三角物流產業轉移的優勢分析
(一)“自然的”比較優勢
首先,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南臨北部灣,區內河流水庫眾多,水力資源豐富,對發展物流產業是一個得天獨厚的條件。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多年平均水資源量為3496億m3,人均水資源量為2943m3,而開發利用率僅為19.44%,有較大潛力。從廣西全區看,水能資源理論蘊藏1751.8萬千瓦,居全國第六位。
其次,從能源上看,近年來北部灣海域油氣資源已探明儲量達萬億噸級,潮汐能和波浪能等具有較大開發價值,其中潮汐能開發條件良好,年發電量可達10.8億千瓦時,這使得依賴動力的物流業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再次,勞動力資源豐富、成本低。廣西2008年末全區總人口4768萬人,15~64歲人口3264萬人,占68.45%。廣西2007年末全區就業人員2703.1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427.7萬人。由此可見,廣西農村存在大量剩余勞動力。2008年廣西企業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18064元,與全國年平均水平21001元相差近3000元。就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工資水平來說,與珠三角相比也比較低。
(二)獨特的區位優勢
第一,區際移民成本的優勢。歷史上兩廣屬于同一行政區域,具有相同的語言文化、相似的風俗,減少了人員往來的交流障礙,使得流動人員在生活上不會產生不適應的感覺,有利于珠三角地區在產業轉移中降低人才的區際移民成本。
第二,兩地的地緣因素。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是西部唯一沿海地區,處于中國—東盟自貿區、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區、大湄公河次區域、中越“兩廊一圈”、泛珠三角經濟區、西南六省協作區等多個區域合作交匯點,南擁北部灣,背靠大西南,東連珠三角,面向東南亞,西南與越南接壤,區位戰略地位突出,發展潛力巨大。
第三,交通因素。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沿海沿江,與廣東相鄰,擁有河港、海港和陸境邊貿口岸,內河也是大西南通往廣東、港澳和東南亞的一條黃金水道。西江水系縱橫廣西,西接云貴經廣東流入南海,已建成5個內河港口和4個內河口岸。西江航道從南寧以下可直航千噸級船隊到珠三角。廣西海岸線曲折,從東到西分布有大小港口21個,最終開發潛力可達年吞吐能力2億噸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