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機:
- 13926082613
- 電話:
- 020-39280356
- 郵箱:
- sunhayl@foxmail.com
- 地址:
- 廣州白云區華邦物流園C區5-412
制造業正在發生變化,物流業該如何在這輪風口中搶占先機?
過去三年,物流業賴以生存的制造業正發生變化,從原先的“效率、成本領先原則”變成了“以供應鏈安全為首要的原則”,物流行業如何在這輪風口中搶占先機成為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要素。
疫情下的三年是商業原則發生變化的三年,而且越演越烈,當下正在從效率至上原則變成效率與安全并重原則,供應鏈重組與產業轉移已經擺到桌面,不管愿不愿意看見發生,尤其是制造業的訂單轉移以及從沿海前往內地區域等,這些物流業是感同身受的,物流業一直都被稱為是制造業的晴雨表,從物流業的整體表現就能看出當下的變化,雖然從中物聯的指數看,變化不大,并且每月都有一定的提升,預示著趨勢不斷向好。
物流業最為驕傲的,就是制造業集聚與流通,而今模式發生了質的變化,從單一區域或是單一國家集聚變成了多區域與跨國際集聚。曾經效率至上,物流業必須首要做到成本第一,才能夠生存下來。如果是效率與安全并重,物流業的分工就會更加的細分,產品需要做到國內獨有,加大網絡布局,實現具有從弱到強,具備關鍵產品能力,填補空白,才會有生存的空間。隨著全球產業鏈重構速度加快,物流業面臨新的挑戰,曾經國內流通變成了國內+國際,雙重物流服務、貿易流通、品牌企業出海成為下一個增長點,優質物流企業正在陪伴客戶走出國門。
看2022年我們就會驚訝的發現,2021年運氣賺來的很多都憑著真功夫虧了出去,我們更是驚訝的看到資源壟斷者,不論是船東、航司還是國際快遞巨頭,都在玩著新的模式、新的花樣,國際快遞最為簡單的日均噸位考核以及捆綁式銷售,已經在不同區域開始產生蝴蝶效應。
這是競爭的時代,近期的一個言論說:美國去庫存差不多了,跨境估計又要有一個短期的沖量。
但是實話說不樂觀,如何差異化競爭,如何實現差異化發展,已經擺上桌面,同時也會發現世界有些區域并不是一定友好的期待你過去發展。隨著訂單外移,物流不再是單一滿足國內的需求,而是需要具備更有全球競爭的能力,這種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建立起來的,如何借助力量發展也需要去面對,黑天鵝事件或許只是導火索,只不過是加速了燃燒,在這場變化中,物流接受的挑戰如何與時俱進是關鍵。
物流業經歷過三年寒冬,依然可以逆境中成長
物流從傳統的大包大攬到細分領域的佼佼者,“逆生長能力”在物流業得到了有效驗證,尤其在過去三年,依然有優秀的企業逆境中成長。
過去的2022年確實很難,但卻依然看到了一群敢于迎難而上、知難而上的企業,它們都具備了一種“特殊”的逆生長能力。縱觀行業發展,2022年很有可能就是行業迭代的分水嶺,就如2008年那場危機一樣,經歷風雨的行業即將迎來新的爆發。
(1)上市即將迎來爆發期,一定時間內津津樂道,注冊制或許成為物流行業的一個利好,數字化導向也許會成為救命稻草;
(2)行業迭代經過三年顛覆,新組織、新載體發生質變,掌門人基本退出,新的即將涌現;
(3)制造業物流即將迎來利好期。隨著各地的政策不斷推出,物流將是各地招商的基礎設施之一;
(4)過去一年,很多擦邊球企業紛紛倒下,風險性增大,如跨境,但在這種風險背后,正朝著有實力、規范發展的企業靠近;
(5)渠道競爭變得越來越重,擁有銷售能力不再是唯一的能力,輕重融合才是發展王道之一;
(6)企業物流將迎來爆發期,隨著生產制造外移、品牌企業出海,圍繞生產制造、海外能力構建,前期擁有基礎與實力的企業物流將成為追捧者;
(7)曾經備受爭議的加盟模式或許在2023年將受到挑戰,隨著服務與質量、內部分潤機制的改變,開年之初的負面新聞對于“加盟”質疑不絕,如何釋放社會生產力,還能確保需求將是一個新的增長點;
結論
總是不經意間開始新的一年,物流這個行業自己也走過了24年,感覺一切發生都在昨天,看著慢慢退出舞臺的昔日企業,留下的更多的是感慨,再看慢慢成為第一梯隊的行業精英,承載著更多的希望,物流正在接受前所未有的改變,這不是環境的變化而是科技的變化,不是組織的變化而是系統重塑的變化,或許這就是發展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