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時事博文
聯系我們 CONTACT US
- 手機:
- 13926082613
- 電話:
- 020-39280356
- 郵箱:
- sunhayl@foxmail.com
- 地址:
- 廣州白云區華邦物流園C區5-412
傳統物流被電商快遞業搶單,又遇經濟困境,怎么破解?
發布時間:2016-03-20 09:29:39 點擊量:
受經濟下行、電商化、快遞業快速發展等因素影響,傳統物流業受到較大沖擊,2015年比2014年的營業額下滑約15%,不少企業的運輸能力過剩。廣州一位資深業內人士王先生介紹,傳統物流企業多數采用掛靠模式,就是個體司機購買車輛掛靠企業,由于準入門檻底,一度拉動了國內的貨運業務,但司機之間的信息不透明不分享,導致貨運司機“滿載而來、空車而歸”的現象也十分常見。為此,部分物流企業已在探索“大車隊”經營模式。“即通過融資租賃等方式組建大車隊,統一管理,整合運力,比如利用信息化平臺,精準掌握和調度貨主需求,確保車輛保持在運貨狀態,提高效率,而不至于空車回來。”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廣州市嶺南物流供應鏈商會會長高紅偉告訴記者,傳統物流是做大宗運輸,搞批發化,隨著電子貿易的興起,訂單越來越碎片,市場份額遭受快遞領域擠占,加上近年經濟形勢的變化,物流企業營業額、利潤普遍下滑。
“在經濟下行的壓力下,面對物流供應鏈產能過剩的情況,民營物流行業紛紛進行供給側改革,抱團轉型。”18日下午,在廣州市嶺南物流供應鏈商會舉辦的首屆全體會員大會上,多位物流行業人士透露,面對當前不少企業“吃不飽”,行業零、散、亂的情況,他們通過成立并加入商會的模式,試水“大車隊”管理,尋找新的發展動力。
大會上,嶺南物流供應鏈商會向12家會員單位、35家理事單位、410家會員單位授牌,組織體系得到進一步的完善,組織架構逐步強大。據悉,嶺南物流商會與廣東省物流平臺聯合匯、廣州80精英物流匯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實現物流團體和物流資源的整合。成立商會的目的就是要抱團取暖,有序地進行資源整合。
面對“冬天”,轉型升級成為了物流企業的必然選項。“珠三角的物流企業中,最大的公司也沒有超過1千輛自有貨車,現在一些企業已經正在搞大車隊模式,并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解決運量空置問題。
3月18日下午,廣州市嶺南物流供應鏈商會召開首屆全體會員大會。記者走訪發現,當下物流行業中不少企業“吃不飽”,從以往的“貨等車”變成“車等貨”。面對這種困境,珠三角有部分企業先行一步,試水“大車隊”模式,給傳統物流運輸業帶來了轉型的新動力。
“新模式就是企業通過融資租賃等方式組建大車隊,統一管理,整合運力,比方說從廣州發貨到深圳,利用信息化平臺來匹配貨主的需求,確保回程的時候也有活接,在中途裝滿,不至于空車回來。這樣不但降低油耗,效率也提高了。”王先生介紹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