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機:
- 13926082613
- 電話:
- 020-39280356
- 郵箱:
- sunhayl@foxmail.com
- 地址:
- 廣州白云區華邦物流園C區5-412
“物”的流通,放在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中來考察,會發現就是一個頗為壯觀的物流系統。它承擔著對廣大農村日用工業品和農業生產資料供應任務,還承擔著如棉花等重要農產品的收購、加工和銷售及再生資源的回收、加工、利用和銷售任務。因此,從解決“三農”問題的大局和全國供銷合作社主要職能的全局出發,一個全新的物流概念——供銷合作社物流就出現了。
供銷合作社物流特征
——物流結構的層次性
從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到基層供銷合作社,層層都有屬于本級的組織構架和社有企業,都有自己的經營業務和范圍。供銷合作社物流形成了組織機構和營銷功能上的層次性。這就造成了某些經營業務在空間和時間上的重合和競爭,勢必造成一定程度的利益沖突。如果協調得好,可以形成基于不同層次的資源整合和功能集成。
——主體功能的雙重性
基于歷史的沿革,供銷合作社物流動力來自于行政和經營雙重的驅動。兩者不是同步的,行政上是規定性、規劃性的;經營則是落實性、業務性的。前者是標志,后者是實體;前者是上層建筑范疇,后者應劃入經濟基礎的范疇。
——物流的雙向性
供銷合作社物流的雙向性是一目了然的,對農村的消費者而言,既有日用工業品物流又有農產品物流;既有農用生產資料物流也有農村再生資源回收物流。在規劃和設計供銷社物流時,這是應該充分注意和統籌解決的。
——物流的集合性
供銷合作社物流結構包括了日用工業品物流、農業生產資料物流、農產品物流、農村物資回收物流等。應當指出,供銷社物流在相當程度上應當包括“三農”物流:農產品物流、農業物流和農村物流。農業物流應當包括農產品物流和農用生產資料物流;而農村物流不僅包括農業物流,還應當包括與農村生產、生活相關方面所形成的物流,如日用工業品物流、廢舊的物資回收物流。供銷社物流應當擔當起農村物流的重要任務,這是沒有疑義的。
——物流的起伏性
由于農業生產的季節性,故造成農產品物流、農用生產資料物流的季節性起伏;農民收入的季節性、不穩定性,造成日用工業品消費的季節性、不穩定性;自然災害對農村的危害和影響也較城市更加明顯。供銷合作社物流的起伏性,造成了供銷合作社物流運輸、儲存、加工等功能的特殊性,也給予了供銷合作社物流增值的空間。
——物流的可集成性
由于供銷合作社物流在每一層級上的經營主體的代表是該級供銷合作社,而每一級供銷合作社又都是上一級社的成員單位,這就造成了每一層級多種物流可以在其上一級得到集成和優化的可能性和現實性。這是供銷合作社物流的重要特點,也是供銷合作社物流的優勢和重要利潤來源所在。
——物流的合作性
供銷合作社物流的主體是供銷合作社,在農業產業化過程中,可以而且應當與農民結成利益共同體,助農增收。就是說,對于農產品而言,供銷合作社是物流主體,還是生產主體;對農資而言,是流通主體,還是消費主體。總而言之,供銷合作社物流,是以農民為主體的物流。當然,供銷合作社可以組織消費合作社與城市居民結成利益共同體。這樣,供銷合作社物流就可以集供、產、銷,加工、流通、消費于一體。
供銷合作社物流應用案例—“新網”推進農村物流現代化
“新網工程”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發展農村現代物流的一個重要舉措。它立足整合、改造、提升、優化現有供銷合作社系統物流網絡資源,以建設現代物流體系為目標,努力實現“一網多用,雙向流通”。
據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四屆六次理事會議提供的數據,截至2008年底,全系統發展超市、綜合服務社、再生資源回收站(點)等經營服務網點65萬個,同比增長10%,醫藥、圖書、家電、農機等新的經營服務業務蓬勃開展;全系統開展農業生產資料和日用消費品連鎖經營、配送業務的企業4500多家,發展連鎖、配送網點54萬個,同比分別增長9%和15%;60%以上的農村綜合服務社(中心)建有日用消費品和農資連鎖店;在農資、日用消費品下鄉的同時,積極推動農副產品進超市、進社區菜市場和批發交易市場,2008年,全系統實現農副產品購進總額1510億元,同比增長14%;全系統一半以上的專業合作社實現了與“新網工程”的對接。
遼寧:農村物流配送銷售額八成來自“新網工程”
2007年,遼寧省供銷合作社實施的“新網工程”共實現農村連鎖經營36.2億元,占全省農村連鎖配送銷售總額的80.4%。
截至2008年7月,遼寧省供銷合作社通過實施“新網工程”,已發展農村連鎖經營和物流配送企業66家,占全省農村物流配送企業總數的77.6%;發展農村連鎖經營網點7730個,占全省農村連鎖經營網點總數的64.4%。在“新網工程”推動下,遼寧省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絡不斷健全,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 (孟喚)
湖北安陸:“新網工程”減少配送環節降低農資銷售成本
湖北安陸市著力構筑農村新型物流體系,以城區店為龍頭,鄉鎮中心店為骨干、村級店為基礎的農村市場流通網絡已經形成。現在農民可隨時在家門口買到質優價廉的生活用品、生產資料。
安陸市由市供銷合作社牽頭,引導城市連鎖店和大型超市向農村延伸,在城區建設配送中心,在鄉鎮建設中心店,在行政村建設農家店,構建市、鄉鎮、村三級連鎖經營網絡。新型物流體系極大地改善了農村消費環境,促進了農產品流通并減少了中間環節,降低了成本。2007年,安陸市由農家店送到農民手中的尿素每噸降低了20元,其他農資及日用品價格也都有所降低。質量有了保證,全市農家店至今沒有一起因銷售假冒偽劣產品而被投訴的事件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