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物流
聯系我們 CONTACT US
- 手機:
- 13926082613
- 電話:
- 020-39280356
- 郵箱:
- sunhayl@foxmail.com
- 地址:
- 廣州白云區華邦物流園C區5-412
2014年電商物流關鍵字,電商物流發展方向和總結
發布時間:2015-01-18 10:12:57 點擊量:
2014年,電子商務市場繼續保持快速增長,京東、阿里巴巴先后赴美上市成功。電子商務市場的高速發展為物流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間,物流及時跟進和發展,進一步支撐了電商的更快發展。這對電商物流服務從深度、廣度和速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剛剛過去的2014年,跨境電商迅速崛起,給跨境電商物流帶來了發展契機,也倒逼物流服務變革升級,同時產生了多種模式共同發展的多元化業態。除了將目光瞄向海外,這一年里,各電商平臺也不僅僅在一二線城市競爭,農村市場成為了他們新的目標,隨著一、二線城市市場日趨飽和,三、四線城市和中西部地區成為電商發展新市場,為搶占這一新的“藍海”,電商平臺,物流企業紛紛開始進軍農村市場,電商紛紛到農村“刷墻”,用標語和口號改變農民的傳統觀念。
2014年電商物流得到較快發展。2015年阿里物流、京東物流將發揮重要作用,阿里2013年5月28日,由阿里巴巴集團牽頭的物流項目“中國智能骨干網”(簡稱CSN、俗稱“菜鳥網絡”)在深圳正式啟動,注冊資金50億元,以自營起家的京東則不惜投擲35億建“亞洲一號”物流工程。同時,淘寶延續網絡平臺功能,建設了20多個淘寶村和30多個地方特色館,京東自建物流也在全國范圍內發揮作用。電商專列、冷鏈動車以及140萬快遞員隊伍,促進電商物流配送快遞發展。
在2014年,我們也看到,提高物流時效,“沒有最快,只有更快”,成為電商企業爭奪市場及用戶的重要競爭手段。
關鍵詞一:物流競速
2014年,電商企業依然熱衷物流競速戰。蘇寧易購依靠自身在O2O模式上的優勢,對用戶選購商品和配送地址進行智能匹配,全面實施“半日達”、“急速達”和“一日三送”等三大主力物流服務,使電商配送時效記錄大幅度刷新。
其他電商也不甘落后,京東在推出了“一日四送”的“極速達”業務后,還陸續推出“夜間配”、“定時達”等新業務;一號店繼續完善“當日達”和“準時達”的“雙達”服務。在當當網“銀河1號”天津倉儲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后,當當網對外宣布在全國400個城市實現“111全天達”服務承諾,即“上午11點前下單當日達,凌晨1點前下單次日達”。
這一年里,提高物流時效,“沒有最快,只有更快”,成為電商企業爭奪市場及用戶的重要競爭手段。
關鍵詞二:跨境物流
2014年,跨境電商成為市場的熱點之一,跨境電商的迅速崛起也對跨國快遞和物流企業提出了新的要求,跨境電商物流出現多種模式共同發展的多元化業態。
海外倉成為一種趨勢,物流服務商開始大力建設海外倉儲系統,通過倉儲前置,實現本地發貨,加快商品配送速度,提升商品的銷售速度;天貓國際和六大跨境電商試點合作,依托港口,批量海運空運到保稅區的模式,降低物流成本。同時,傳統的快遞企業也開始做一些延伸布局,加大對保稅倉、第三方轉運等業務。依托郵政渠道,EMS可以直達全球60多個國家;順豐速運針對境外電商推出“全球順”服務;申通快遞先后進軍俄羅斯、荷蘭市場。
跨境物流正在從單一的郵政包裹演變為“郵政包裹為主,其他模式并存”的多元化業態。
關鍵詞三:赴美上市
中國網絡購物市場開啟上市熱潮,2014年,聚美優品、京東、阿里巴巴先后赴美上市成功。電子商務市場的高速發展成為推動電子商務物流市場的重要驅動力。
5月16日聚美優品正式登陸紐交所上市,融資2.5億美元,5月22日京東納斯達克上市,融資17.8億美元。
阿里巴巴集團9月份登陸美國紐交所,阿里巴巴IPO融資額達218億美元。在上市提交的資料中,阿里巴巴的業務定位是:電商、金融、云計算、物流、互聯網增值服務等。從這一定位可以看出:商流、資金流、物流“三流合一”是阿里巴巴的核心商業基因。
可以預見的是,資本的注入將給物流帶來更快的發展步伐和商機,促進行業整合,平臺化升級,技術創新等等。
關鍵詞四:挺進農村
2014年,無論是京東還是阿里都把渠道下沉作為重要戰略方向,紛紛瞄準了7億農村用戶,這是更為廣闊的藍海市場,未來這個市場或可再造一個京東和阿里。
2014上半年電商巨頭們紛紛試圖通過下鄉刷墻等方式零距離貼身服務三、四線城鄉消費者。此后,京東購買了三輛大篷車,分三條線路途經100個城鎮進行宣傳,而阿里拋出“千縣萬村”計劃,在3~5年內投資100億元,建立1000個縣級運營中心和10萬個村級服務站。
不過,不論對哪一家電商,向三、四線市場挺進的過程中,物流都是一道越不過的坎,而縣域農村物流市場卻并不樂觀。目前的三通一達對縣域以下市場的覆蓋能力都是非常有限的。在三通一達公布的各項覆蓋數據中,也基本都停留在縣級及以上行政區域的覆蓋率,而真正農村市場的覆蓋率卻鮮有提及。
關鍵詞五:智慧物流
在2014年的“雙11”當天,支付寶實現成功支付1.88億筆,天貓產生的包裹超過1.52億個。各大快遞商井然有序地完成了這次大考,這與阿里巴巴提前成功構建“菜鳥網絡”不無相關。
在天貓雙11購物狂歡節數據直播間內,“菜鳥網絡”巨型電子屏幕實時公布的信息包括交易額、訂單筆數及分布、全國天氣路況實時預警,以及物流網絡運行壓力監控等。當天物流發運是否繁忙、公路運輸是否順利、天氣情況如何,都能夠在大屏上直觀展示,讓人一目了然,“中國智能物流骨干網”初步顯示出了威力。
2014年6月12日,阿里巴巴集團在北京宣布與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中國郵政)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物流、電商、金融、信息安全等領域全面開展深度合作,合力建設中國智能物流骨干網絡。
在諸多合作中,最為重要的一項是,中國郵政將與阿里巴巴“合力建設中國智能物流骨干網絡”。這一以“中國”打頭冠名的項目又名“菜鳥網絡”,該項目的愿景為“建立開放、透明、共享的數據應用平臺,打造遍布全國的開放式、社會化物流基礎設施,實現全國24小時送貨必達”。
除阿里巴巴外,國內其他電商也紛紛在云平臺、大數據技術方面布局。京東在大數據應用領域開始嘗試實現分布式架構與傳統BI工具的有機融合,對各個購物頻道的交易數據、出入貨數據、逆向物流、用戶瀏覽日志等數據進行全面的收集處理。而當當網同樣認為在促銷中會產生大量的用戶行為數據,對于這些數據的分析可以帶來意想不到的價值。
可以說,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特別是云計算、物聯網技術的成熟,推動了以大數據應用為標志的智慧物流產業的興起。智慧物流極大地促進了物流產業優化和管理的透明度,實現了物流產業各個環節信息共享和協同運作,以及社會資源的高效配置。各電商平臺不知不覺間正全面步入云計算、大數據、智能物流時代。